内容简介

蓝皮书的内容是维特根斯坦在上世纪30年代的讲课稿,因为当时讲稿封皮的颜色是蓝色,遂后来人以“蓝皮书”命名,在这《蓝皮书和褐皮书》中,维特根斯坦批判了那种认为语词的意义在于“心灵行动”的 看法,强调我们只能通过用法来定义一个语词,同时,他还对语词意义的稳定性提出挑战的观点作出批判,指出那种挑战来源于哲学家追求一种“一般性”语言的冲动,这种冲动使得人们只能得出“万物皆流”的观点。此外,他还区分了哲学的可能性和语法的可能性。这些思想对现当代的语言学和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对现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学界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是现代西方哲学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的关键人物。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别启发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哲学学派,并对哲学思想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他前期的思想对逻辑经验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期思想则开日常语言学派之先河。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童书小读伴
    2014/6/21 13:32:142017.5.21二读,语词是否在康德主义中获得意义?或者说,语词的意义是否是先验的?但,就连“意义”这个词本身,在我看来也是混沌不堪的。也许,真就是协同认可的结果。人是不断输入妥协的存在。2017-01-04
  • Bamboo Insight
    2017.3.9蓝皮书读完2017-03-11
  • lubo
    《蓝》,利似剑。《褐》,巧如莲。2013-01-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