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香港有什麼變化而令我有執筆的決心?首先,香港社會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特別是我熟悉的貧窮,情況很不一樣。三十年前,我認為香港的貧窮已非「吃不飽、穿不暖」,今天再這樣形容貧窮,看來也不再貼切?其次,常說香港的收入分佈極不平均、貧富懸殊,香港的穩定會受到破壞嗎?第三,香港的住屋問題轉化為階級矛盾,抨擊「地產霸權」的聲音此起彼落,香港的房屋建設為什麼淪落到如斯地步?第四,香港的家庭顯得支離破碎︰年輕人不結婚、不生育,老人被形容為「社會包袱」,親情去了哪裏?最後,香港人追求的「獅子山下精神」是怎麼一回事?「獅子山下精神」仍存在嗎?」──周永新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目睹六十年來香港社會的動盪與演變,指出香港已出現根本性改變,特別是人所不願見又偏偏避不開的貧窮問題。本書結合周教授戰後在香港的成長經驗,以及四十多年來在社福界工作及教學的親身經歷,主要圍繞香港社會的貧窮面貌作比較及探討。周教授強調,現時香港的貧窮已由個人的問題演化為制度的缺失,成為結構性的問題,由此引起的社會矛盾和衝突,是香港無法擺脫的枷鎖。其實,貧窮面貌所反映的,又何止限於窮人的物質生活?貧窮又豈可與社會其他現象分割?各位可以借周教授的慧眼,透視香港社會六十年來的貧窮真相。

周永新,自1991年開始,出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至2013年中退休。

周教授研究範圍包括貧窮、社會保障、老人照顧、家庭政策。著作主要討論香港的福利政策,亦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評論時事。

周教授參與的公職有多項,廣涉福利、青年、人口、醫療和房屋等措施的規劃。

著作包括:

《香港社會福利的發展與政策》(1980)

《富裕城市中的貧窮──香港貧窮現象剖析》(1982)

《香港社會福利縱橫談》(1982)

《香港社會福利政策評析》(1984)

《養老.敬老.愛老──香港安老政策述評》(1986)

《香港人香港事》(1987)

《社會福利的觀念和制度》(1990、1995)

《目睹香港四十年》(1990)

《政治.民生.福利》(1991)

《社會福利12講》(1993)

《社會工作學新論》(主編)(1994、2013)

《社會保障和福利爭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arrySKR
    近现代基层的香港,贴地的故事,不是教科书却无穷受教。我们可以改变吗?2021-05-20
  • 唐朝
    可结合作者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一起看,从表(物质生存)到里(价值观念)理解不同文化和政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作者的立场当属建制派,评述的素材皆来自其做社工及为政府调研时所得的经验认知。本书概述了香港从战后的赤贫(全民皆贫、难民遍地)到现如今的制度性贫困(老年贫困、青年就业、贫富差距)中,人们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以及当前形势下,政府需要为解决新型贫困(非单纯的温饱问题)所做的制度建设。2021-02-17
  • 林雨希
    第一部分表述真情实感令人动容,第二、第三部分建制的角度有些观点值得商榷。总的来说能为底层发声真的可贵。2021-01-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