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伊萨克·巴别尔(1894—1940),苏联作家、短篇小说家。1894年7月13日生于敖德萨。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26年出版的小说集《红色骑兵军》和1931年出版的小说集《敖德萨故事》。1939年被捕入狱,1940年被枪杀,1954年被苏联当局平反。1986年,《欧洲人》杂志选出世界一百位最佳小说家,巴别尔名列第一。

内容简介

❈ 位居世界最佳一百位小说家榜首的巴别尔代表作。本书采用傅仲选先生译本,其译文贴合巴别尔华丽而敏锐、新鲜而强劲的文风。本书根据巴别尔获得平反后在苏联出版的第一个巴别尔作品集翻译,包含原版书中的爱伦堡序言,选入《红色骑兵军》《敖德萨的故事》《故事集》三个小说集,全面凝聚巴别尔小说艺术的精华。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绯村拔刀斋
    一部“另类”的短篇小说集,用词华丽但却简练到极致,充满着暴力的故事却也不乏温情,作者看似客观冷静的叙述却充满着对犹太人命运的悲叹和对苏联政策的批评,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含有意犹未尽的深刻,借用别人的评价“(巴别尔的作品)杀戮中蕴含诗意,血色中带有浪漫,宛若一朵血色泥沼中盛开的百合花”。2023-06-08
  • 芦苇
    只读了第一部短篇集。各篇透露出强烈的犹太人风格:红白两军的战争对作者而言于己无任何关系,置身事外而冷眼旁观。作者本人到部队只想着得到作为知识分子的“照顾”,从未把自己当做战友们的同伴。面对敌人一枪不敢放,学兵痞抢老乡的食物倒是比谁都凶狠,还洋洋得意的写下来。写到革命,少数的正面描写仅仅是农民个人对地主个人的同态复仇,而更多的描述了革命带来的破坏。尤为显著的是,作者以一种哈雷迪式的态度,描述了许多犹太教堂或其他宗教设施被破坏的场景,似乎将之视为犹太国家被摧毁的预言的实现,读之令人颇感不适。2023-06-07
  • 非万能青年
    对比戴骢的译文,傅多直译、作简化,各有优劣,不过发现此译本的相当细节和段落存在缺失,是因为底本问题还是确有删减?2023-05-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