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内山节

内容简介

★从何时起,我们再也听不到“自然”的声音了?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Takeru
    内山教授选择了一个非常现实且有意思的问题,即为什么1965年以前,日本各地都存在着人们被狐狸欺骗的传闻,而1965年以后则几乎同时在各地消失了。内山教授从人们被狐狸欺骗的故事着手,分析了1965年日本发生的变化,日本的战败、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等等都导致了日本人自然观、信仰观、生死观等的变化,进而引申到了历史哲学的问题。从对一个现象的研究,延伸至人与自然的观念并进一步至如何看待历史以及历史哲学的问题,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内山教授举重若轻,足见其功底以及哲学思想。 其中,对于“自然”(じねん)与“自然”(しぜん)的区别,以及“自然行为”与“违背自然的行为”的模糊界限的探讨很有意思。2024-10-05
  • 闻夕felicity
    通过分析历史大背景(日本战败和战后的经济腾飞)、技术(电视等媒介的普及)、教育(以科学观为认知模式的国民教育由国家强权推进普及到山村里)、生产和生活方式(从靠山吃山到走出大山进入城市讨生活)的改变,作者带领我们分析了日本山民是如何从名为自然(じねん)的观念世界走向了今天的自然(しぜん)。本书的大部分篇幅落在了对“1965年以后日本人不再被狐狸骗了”这个观察的分析,在“日本人到底是怎么被狐狸骗的”这个主题上并没有展开,因此以对民俗故事的好奇为动力而翻开本书的读者需要降低自己的期待。但作者在分析的过程中给我们讲解的日本山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关于“上山”的民俗在惊人和有趣的程度上并不输给狐狸。甚至可以说,这种“上山”习俗从非常真实的角度解释了另一种《楢山节考》。2024-10-11
  • 如水圆清
    握在手里很小巧,读起来也很精巧。我想在作者的这种表达里凸显的是作为“低音”的自然与共同体的互相渗透,是共同体化的自然与自然化的共同体。人渴望回归“自然而然”的生活,却永远也无法舍弃“我”“私欲”的意识,在这种不安感中的人依然借助自然之力,与自然共生,这便成为了民众接受日本佛教本觉和绝对他力思想的无意识根基。神、佛的本体既是自然,也是改造自然为村落、并最终回归自然而然的祖先。人的生死在村落与自然的生命世界中融合,神的形态具象化为村落的通过仪式,具象化为被狐狸欺骗的故事。这就是日常与神圣,个体的生命与整体的生命相交织的场所。大概这也正是为什么,网野善彦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大转换作为日本史分期标准。除了跳出智性的历史与过去对话之外,这种自然观、生命观解体之下人所能做出的回应或许确实很渺茫。2024-10-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