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汉诺·绍尔:德国哲学学者、作家,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副教授。2020年获得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杰出青年学者奖和欧洲研究委员会(ERC)启动基金的资助。著有《道德思考,快与慢》《伦理学争论批判》《道德判断——一种被训练的直觉》等。

内容简介

人是天生的群居动物,却无往不在冲突之中。自人类世以来,全球流动性持续增强,信息技术让人互通有无,但世界似乎正趋于极化和保守,隔阂和纷争不断。今天,持不同立场的人们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吗?人类的道德是否真的在沦丧?或者,让我们追问一个根本问题:人类社会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无虞
    有的个别句子很新颖,但很多都没有组织,像在介绍论文,目录按5这个时间挺好,但实际内容讲史前也穿插着现代的心理实验和尼采,看了前两章2025-06-28
  • 总有蓝天
    果然不能期待这么本薄书能写明白什么道德的历史。作者的记叙和论述在我看来是相当断裂的,将时间维度划分成“xx年之前”在策略上就是“提纲挈领”的写法,甚至只是概括某个时间段的重点内容。不能否认有很有启发性的内容,但如果抱着讲明白“为什么”的心态阅读,肯定会失望。翻译在此基础上再减一星,很少有把科技元素这么明目张胆地展示给读者的出版社了。2025-06-10
  • 轩然
    本书在理清道德概念。开篇就用到了人类学和经济学的观念,来解释道德的底层逻辑,很有见地。前面一系列的铺垫都在为最后一章,解释当下道德的复杂性做准备。道德来源于合作,合作来源自人类的基因和缺陷。而合作的另一面是博弈,合作和博弈都促成了道德。最有意思的是中间关于“罕见的人”的解释,对除了战争博弈之外,正处在商业合作与博弈下的现代人身上道德感的源头做了解释。“罕见的人”是现代人与原始人在道德层面的一次分野,同时说明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已经大于基因对人的作用。作者一边把道德请下神坛,去中心化,一边又提示我们要保持觉醒。道德背后永远有群体、决断与利益,不可摆脱也不可深陷。2025-03-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