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专业,1956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一生致力于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因在记忆存储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最顶尖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简不易
    很久没看到如此让人感动的科学家自传了,记得上一次还是看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的自传《绝非偶然》。坎德尔的经历更丰富,他对科研的热爱,对犹太身份的情感,对自我经历的剖析,这些都是自传才有的魅力。此外他对科学史的梳理和思考非常清晰,绝对值得五星推荐。感谢坎德尔,感谢译者“咱说”。2019-08-18
  • 不愧是神经科学圣经的编者,去掉生平部分本书完全是极好的神经科学特别是记忆科学的导论。在我心目中导论书不仅是介绍学科原理成果,很重要的还有把学科的复杂关系教授与人,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作者在介绍神经科学的发展中用到了遗传学、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精神分析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理学、解剖学、新心智生物学、格式塔心理学、行为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神经病学、生物物理学、动物学、动物行为学太多大小学科。作者的神妙还在于还原论式的科学观,从分子生物学层次慢慢深化理解到最复杂的人类行为。此外关心哲学问题也是我钦佩的,康德的先验观点还有洛克的白板说是如何在大脑的生理现象中共存呢,很多哲学问题是数学、生物学或者物理学问题了,科学的细化都是对人类和世界的祛魅。2021-03-09
  • danyboy
    去年年底看到各大榜单火爆推荐,当时还没开始看,这段时间陆续啃完,确实是很不错的一本书,有点像爱德华威尔逊的《大自然的猎人》。是个人的回忆录、所从事的神经科学的自我历程,以及这门学科的发展史的三者合一。书之所以打动人,主要是因为作者个人关于童年被纳粹迫害的“记忆”,与他所研究的人类的记忆何以可能和发生,两者很完美的融合了。所以,不论是对奥地利犹太人历史感兴趣的人,还是想从科学家的研究心路历程中有所体悟的青年学者,抑或对神经科学感兴趣的科普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教益。而我,一个文科生,看完后记得最清楚的反而是作者引用的写《欲望号街车》的田纳西威廉斯的一段话:除了那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的每一个此刻,人生都是记忆。人生除了每一个逝去的瞬间,实际上都是记忆。2020-05-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