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种谋杀的勾当很快就会结束。诗人的声音一旦被窒息,历史便失去意义,世界末日便会像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黎明降临在人的意识上”这段文字选自著名作家亨利·米勒的代表作《谋杀者的时代》,不论是喜爱还是憎恨,它都能引发读者的极端情绪,让人欲罢不能。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l-1980)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倒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谋杀者的时代》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厂“殉色三部曲”——《性爱之旅》、《情欲之网》和《春梦之结》,但由于被当做写“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国出版。1961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亨利·米勒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天蓝泥巴
    写兰波的没看完,不了解,有兴趣去瞧瞧他。第二篇小说,有一些写作的个性。但我已经不觉得他厉害了。(数年前读了一段作者的文字惊为天人,一口气买下他的全集的中二青春年代啊。)2017-01-08
  • F
    亨利米勒好悲观啊。希望所有悲观主义者预言的未来都是假的……2016-12-26
  • FionaRommel
    前半部分是对兰波的评论,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买错书了,因为我对外国诗歌和近现代诗人没有任何兴趣,不过不影响米勒写的论述很好看,金句频出,可惜我依然没有种草兰波……后半部分是一篇半自传体中篇小说,讲米勒出于善意施舍了一个身无分文的朋友莫里肯德,但是这个朋友却只会不劳而获一味地索取。原来世界上除了“啃老族”以外,还有一种“啃友族”嘛?之前读《春梦之结》觉得米勒很反感美国的方方面面,但是这一篇又把他身上的美国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他自己也在书里很不情愿的承认了。2022-01-0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